未命名文件
職場新鮮人首先得學的是禮貌,寧可過分有理,也不輕易失禮。
就業安家新故鄉
人口稠密的中和,脫去民生工業與外銷製造業的舊形象,搖身變為數位內容的新潮明星。
做為台北市近郊的一個衛星城鎮,中和始終盡職地吞納各地來的移民人潮,提供住宅服務,支撐台北市的發展。
民國63年華中橋興建完成,使得中和到台北市的道路,不必再累贅地通過永和;而往台北市幾條重要道路的擴建,也在此時完成,加深中和與台北市的依賴。
勞力需求引來城市移民潮
城鄉移民始終把中和視為落地生根的好家園,使中和人口迅速增長,成為台北縣人口第二多的鄉鎮。
有人口就有勞力,主要聯外道路修築完成後,經濟也跟著活絡起來。以內銷為主的民生工業(紡織業、食品加工業)工廠沿著中正路、中山路、連城路等道路進駐,主要集中分布在二十八張溝至景平路間,以中大型紡織廠為主,和鄰近的板橋、土城工業區串連成片,形成圍繞台北市的工業生產重鎮。
民生工業與外銷製造業中心
民國50年以後,外銷導向為主的經濟政策,促成全省工業區首波強勢的發展。中和工業區除了食品業、紡織業以外,電子業與機械五金業也蓬勃發展。
經濟部在中和設置二十八張工業區之後,跨國公司及本土中小企業開始在中和投資設廠,中和與緊鄰的板橋,共同形成民生工業與外銷製造業的生產中心,成為台北縣製造業的加工重鎮。
民國60年代,外銷導向的經濟達到顛峰,電子業、塑膠業、五金廠等輕工業散布在工業區內,是當時中和工業區的主軸工業型態。
民國70年代以後,台灣土地價格高漲,工廠因追逐低成本而逐漸外移到大陸、東南亞,中和工業區也曾一度虛空。
不過,中和並未從此一蹶不振。國道3號北二高、台北捷運中和線闢建通車,中和又重新崛起。
廠辦大樓的最佳據點
拜土地原料豐富及北二高中和交流道的助力,加上原本就工業區林立、人口密集,中和成為了營建業者興建廠辦大樓的兵家必爭之地。
民國80年代後期房市陷入景氣低迷之時,廠辦大樓卻展現未有的實力,讓中和成為大台北可售金額最高的廠辦地區。許多高科技的電子、電腦、軟體設計廠商,相中了這些比台北市區租售成本低的新穎廠辦大樓;而北二高中和交流道以及串連二高往板橋的台64號東西向快速道路、特一號道路、台北捷運中和線,提供便捷快速的交通輸運服務,也讓這些廠商充滿無比信心。
台灣松下電器、麗臺科技、依德、今台電子、華染、微星、大宇、遊戲橘子、德州儀器、Honeywell等資訊科技業、製造業、電子業,也都選擇中和建廠、設置辦公室。
科技人才透過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可源源不絕地從鄰近的台北市、台北縣鄉鎮輸入此地,依著原有且持續不斷改進的移民衛星都市規模,中和的食、衣、住、行等生活面向,也提供科技人完整的服務機能。
數位內容產業迎來新氣息
中和發展歷史早,也曾因人口膨脹太過快速,都市計畫一度如脫韁野馬,市容擁擠雜亂,中和迷宮般的道路,常把外來客搞得暈頭轉向。
不過,雖然如此,中和從民國50年代發展至今的工業區,大小林立的工廠卻是全台灣鄉鎮提供工廠動力的第5名。
隨著工業型態的發展,早期製造業的沈沈暮氣,也隨著近幾年新廠辦大樓的增設逐漸消逝。
從中正路上的廠辦大樓,俯瞰馳奔在台64號東西向快速道路上的車流,往南旋即可接上北二高,右達新店、南港、汐止,左進土城、龍潭、新竹。21世紀的數位內容產業,順著這條科技走廊發展,也在中和地區形成初步產業。
數位內容產業是政府列為新興的重點發展產業之一。政府單位在中和規劃數位內容產業建立產業聚落之處,並提供業者租稅、貸款等優惠措施。此外,更透過和國外簽署技術移轉或合作的方式,帶進國外投資,並提升國內廠商的自製能力。
趨勢預估2007年後,華文將是網路世界的第一大語言,台灣在全球華文地區享有舉足輕重地位,數位內容產業的發展潛力值得期待。
中和知名企業特寫1
微星科技
——中和的高科技地標
在中和工業園區,微星科技已成為當地居民的地理指標,中和人也許不知道立德街(微星地址所在),但絕對清楚微星科技大樓的所在地。隨著微星將廠辦都設置在中和工業園區,更成為中和最具規模與知名度的一線大廠。
提到設廠的源起,微星科技人力資源部課長呂學榮表示,當初是著眼於物流的便利性,這裡緊鄰北二高中和交流道,不到半小時就能抵達中正國際機場,隔壁還有新竹貨運做「厝邊」,便捷性不在話下。
不過,呂學榮直言,政府對於中和工業園區的規劃並不完備,沒有形成特定的產業聚落,屬於混合式的工業區。這一帶包括中和遠東新世紀廣場,以及微星科技所在地,是過去鋼鐵廠改建後設置的工業區,兩邊的廠區相距不算近,不過便捷的交通網絡,是兩邊工業區共有的特色。
從交通來看,中和除了北二高、還有華中橋連接台北市,北有中正路達板橋、新莊,南有景平路通新店,因此在人力召募上,比較不用擔心找不到人,不但能從台北市找到管理及業務人才,也能在板橋與中和找到基層作業員工。
微星科技人力資源部資深經理簡文哲強調,現代年輕人找工作的觀念,與以往有很大的不同,過去可能希望在繁華的地段、找個外觀華麗的公司,但現在比較看重公司的經營文化及產業前景。
因此,雖然微星的外觀樸實無華,但從實際經營績效來看,已是全球前五大、台灣前三大的主機板製造商,連續兩年榮登全球最大顯示卡製造商的寶座。而「專精務實」的企業文化,與重視專業研發人才的培育環境,更吸引優秀人才為公司效力。(撰文◎嘉若)
中和知名企業特寫2
勁永國際
——向研發與行銷人才招手
身為台北都會區的衛星都市、也是北縣第二大縣轄市的中和,由於頻繁的商業活動與便捷的綿密交通網,也擁有了新興的就業園區。
座落於北二高中和交流道旁的中和遠東新世紀廣場,雖然成立的時間不久,卻吸引許多科技新秀前來投資設點,尤其以電腦周邊零組件、半導體通路、網路、視訊、軟體產業最為密集。
專業IC記憶儲存公司勁永國際即相中這些好處,選擇在中和落腳。
勁永國際員工平均年齡只有31歲,是年輕且深具發展潛力的公司;為了將自有品牌PQI行銷全球,並加強軟體、硬體及韌體的開發,在人力的招募上,以研發及行銷人才最為短缺。
勁永國際人力資源部經理王靜婷表示,中和園區是很不錯的工作地點選擇,不但有便捷的交通網連接台北縣市,辦公大樓簇新,生活機能完整,而且,消費水平又比台北市低。
尤其從交通地點來看,不但緊鄰北二高中和交流道、連接中山高速公路,輻射全省交通便捷外,距離台北市只相隔華中橋,北有中正路達板橋、新莊,南有景平路通新店,現在還有東西向快速道路網,高架自新莊貫通板橋、中和、永和、新店,所以,不論高速公路、省道或平面道路都可快速到達目的地。
此外,遠東科世紀廣場園區中的12棟大樓也有完善的規劃,餐飲、購物區、花店、書店、托兒所、銀行、便利商店、加油站一應俱全,附近也有幾家新開幕的千坪大賣場,機能非常完整。(撰文◎嘉若)
全文詳見339期就業情報雜誌
謝謝您對Career就業情報的支持!想購買前期雜誌嗎?
請電洽02-27031250分機333讀者服務專線,我們將竭誠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