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命名文件
太急、太快、太講究表面上的效率,反而容易與成功錯身而過。
專業證照
公證業務在今年開放民間公證人開業,這批新生力軍進入市場後,將從法院公證人手中瓜分既有市場。究竟該行前景如何?將來會朝怎樣的趨勢發展?目前司法界還在觀望之中。
「你要結婚嗎?」「你要移民嗎?」過去如果你打算公證結婚,或是申辦移民文件,少不了要走一趟地方法院請公證人在文件上公證、認證。現在你有新的選擇:今年八月後民間公證人能提供同等效力的公、認證服務,公證業務不必再上法院。 所謂公證,簡單地說就是透過公權力,為民眾保存證據,並由存立證據達成「預防訴訟」的目的。公證人常見業務範圍包括(一)公證:結婚、不動產買賣、租賃、遺囑;(二)認證:外勞文件認證、涉外勞動契約、與國際貿易等有關的翻譯文件等。以全球來說,目前只有台灣、中國大陸及北歐國家採用官方公證,其中更只有台灣採法院公證制度。不過,今年四月台灣開始實行新制公證法後,首度採行官方公證及民間公證雙軌制,公證不必再跑法院,成為一大變革。 新制上路的同時,首波投入民間公證人的生力軍,包括去年民間公證人高考的錄取者,以及法院公證人轉任民間公證人者。根據統計,去年首次招考錄取的民間公證人有四十一人,其中有二十多位提出公證人遴選申請,加上由法院公證人轉任者十多人,第一批民間公證人共有三十多人,提供與法院公證同等效力的服務,預計今年八月就會有民間公證人為民服務。 在台灣,公證、認證的案件量頗大,全台地方法院經手的公證、認證業務一年約有七十多萬件,台北地方法院就處理了二十二萬件,其中大多數屬於認證業務;而全台灣只有七十多名公證人,平均分攤下來每個人的工作量不小,「有時每兩分鐘就得完成一件案子,」一位公證人表示。因此在司法院的規劃中,全國約需要三百名公證人才能達到這一行的供需「生態平衡」,公證人的數量仍有成長空間。 公證人的工作穩定,具有半官方的色彩 法律系畢業生多半以準備司法官、律師考試為標的,較少有人將公證人考試列為第一志願。不過根據法院公證人指出,雖然他們在升遷、薪資上都不若法官優渥,但工作壓力較小,工作時間也較正常。單純的升遷管道,沒有升遷壓力,因此如果你希望從事單純的法務工作,公證人會是一個穩定的選擇。 儘管如此,實施新的雙軌制後,公證人制度會逐漸有些改變。曾經參與「新公證制度推度小組」的公證人趙原孫指出,未來司法院有逐漸裁撤法院公證人的構想,在民間公證人的規劃上也有特殊的設計,比如說民間公證人直接受到地方法院的管轄監督,所有收費、執行的過程都必須遵照標準,事務所必須在指定的區域開業,而且不得與律師事務所、其他業務相關行業比鄰以防勾結,也不能以廣告招徠業務。因此民間公證人雖是自營事業,但在重重限制、規範下但仍具有官方色彩。 至於民間公證人的收入方面,在司法院的規劃中,期望讓供需之間能夠平衡,因此採取限定區域開業,人數上也以考試錄取名額控制。以台北地區來說,就以每個公證人可以有二十萬的月收入為目標規劃,一來讓他們的收入有一定水準以避免勾結、弊端出現,二來高收入才能吸引法院公證人及法律系畢業生投身民間公證人行列。 不過未來民間公證人的業務競爭將難以避免。尤其法院公證人轉任民間公證人,在人脈、實際處理公證業務的經驗較為豐富,自然要比通過高考投身民間公證人的新從業人員來得有競爭優勢。未來經由高考管道投身公證人領域者如何承攬業務,將面臨考驗。而民間公證人能否建立權威性?未來將分攤多少法院公證人的業務量?還有待觀察。 人物側寫:台北地方法院所屬民間公證人趙原孫 「因為我愛說話,所以我喜歡公證人這個常常要跟人打交道的工作,」在台北地方法院擔任了公證人十二年的趙原孫,一開口就是滔滔不絕的口才。他因為喜歡接觸人,喜歡靈活的工作內容,所以選擇在這一行待下來。 雖然公證人是較靜態的工作,但是趙原孫認為接觸不同的案子,還是能變出新鮮感。他舉法官為例,法官的工作範圍較固定,如處理煙毒、詐欺、暴力犯罪的案子等,但公證人的業務種類多,層面較廣,較為靈活。「如果說法官辦案的類型只有八到十種,公證人處理的案件型態往往可以多達四、五十種,而且我們不固定辦某種案件,每一種情況都有可能遇上,」趙原孫解釋這也是他十多年一直對這工作保有新鮮感的原因。 當初他投入公證人工作,最主要的原因在公證人考試,將「英文」放在專業科目裡,這在法務人員考試是絕無僅有的,原因就在於公證人要處理不少涉外案件,因此要求英文要有一定水準。他在東吳大學法律系接受的教育以英美法為主,對自己的英文有信心,因此不必花太多時間準備。 「東吳法律系的學生主要研究英美法系統,受的英文教育較多;台大法律系的學生素質高,法學科目與外語能力俱佳,因此不少公證人都是東吳、台大法律系的學生,」趙原孫觀察到。 從法院公證人轉為民間公證人,也就等於從生活安穩的公務員變身為自負盈虧、單打獨鬥的創業SOHO族,這樣的轉變,趙原孫認為勢在必行。隸屬在法院系統下,公證人最高能升到十職等的主任職位,再來就沒有其他升遷管道了。「我四十歲不到,還年輕啊!」已經到了九職等的趙原孫覺得自己不想在公務員體系中等著退休,況且既然未來公證業務有全面轉為民間公證的可能,不如及早創業,可以早點進入民間公證人領域,擁有先行者優勢。 經過一番掙扎,他選擇自行開業,帶著他的專業經驗和人脈,投下資金設立事務所,打算奮力一搏。原來和他在法院有業務來往的留學代辦公司、翻譯公司、移民公司等等,都變成他的潛在客戶,這些人脈資源都變成他開業的競爭優勢......
全文詳見304期就業情報雜誌
謝謝您對Career就業情報的支持!想購買前期雜誌嗎?
請電洽02-27031250分機333讀者服務專線,我們將竭誠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