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菱娟 我常告訴年輕人,不要比一時,要比千秋。剛出社會前3年,去和周遭朋友比薪水,絕對是人比人,氣死人。可是就算別人每個月比你多兩、三千元,so what?一年也不過多你2、3萬元,隨便刷一下卡就沒有了。 重要的是比「以後」。工作前3年,大家都還在累積,薪資差距有限,可是到了30歲的時候,可能有人在領10幾萬,有的人還在領5萬,所以你為什麼不去比未來的薪水,而去計較現在的幾千塊、幾萬塊? 老實說,企業對薪水都有一定的容忍度,多數企業主對3萬元以下的調薪還不太care,但是要在5萬元之上調薪,就會思考這個人有什麼樣的價值、貢獻,這就不是靠跳槽就能跨越的了。
李玉娟 跳槽等於加薪,在某個程度上的意義是正面的。良性的跳槽是規劃自己在職業生涯往上邁進的路,但你跳槽的目的,究竟是為了建構將來要走的藍圖?還是純粹哪個工作錢多就去哪裡? 很多人跳槽有他的步驟與順序,這種計畫性的跳槽,是為了個人更高的價值去做準備,我覺得這是OK的。但假如只是漫無目的在追求更高薪水,就值得商榷,因為公司給你這樣的薪資,一定會要求你付出同等的能力,如果無法繼續累積個人價值,我很懷疑你是否還有跳槽的本錢。
陳東輝 很多人覺得跳槽等於加薪,其實升遷才是加薪最好的方式。 就這兩、三年來說,每年調薪3個百分點算是很不錯的了,就算過去經濟再好,調薪8%也是極致,可是一次升遷,調薪就是10幾個百分比。 不論哪個行業,重視的都是你的表現與成果,就算你的學歷再好、待過多少大公司,在面試之後,那張履歷就不會有人再看了。你想要一跳槽就得到很好的職位、薪資,當然就要有經驗,但這個經驗絕對不是3個月、半年就可以拿到的,而是需要長期的累積,當你累積到一定的價值,還有什麼你要不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