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吳佳音
2000年,正值網路泡沫的最高峰,股市一片榮景,台積電、聯電也邁向鼎盛時期,理工畢業生無不想當個快速致富的科技新貴,瀰漫著暴發戶心態。 但現任立錡科技資深工程師的莊朝炫,卻反其道而行。
放棄大廠的金飯碗 寧願從小公司的研發做起 2000年10月從晶圓龍頭大廠離職,除了感到這麼長的榮景似乎有些「不對勁」外,最重要是,莊朝炫當時負責的是新製程的良率提升,屬於半導體的後段製程,思量自己未來生涯發展,他很希望能轉型,「去做線路設計的前段研發工作。」 莊朝炫認為,類比人才較數位人才更具職場生存優勢,因為數位IC設計人才養成較容易,2∼3年就可培養出一位工程師,類比人才卻需要10年的經驗。而且類比IC設計和半導體製程,兩者可以銜接互通,有助於延續先前的工作經驗,因此他決定尋找在徵求類比研發人才的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