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祝康偉
從台南水上機場驅車到下榻飯店,搭乘計程車由市區轉向鹽水溪河堤便道,溪邊忽而豬糞味,忽而麻油味,濃烈的鄉間氣息與溪邊各式農作,實在很難與印象中的科學園區聯想一起。 直到出了便道,眼前忽然冒出嶄新寬闊的省道。若再往聯外高架橋駛去,左方映入眼簾的是大興土木的奇美電子四廠,遠方高鐵的架高軌道一路綿延,切割天際。 下了高架,進入南科南路,湧現龐大的廠辦建築群,才驚訝眼前已今非昔比,不再是6年前,南下參加台積電南科廠上樑時的荒涼景色。
脫胎換骨今非昔比 一位從竹科出差到南科的晶圓高階主管指出,原以為南科是個「鳥不生蛋」的地方,沒想到這兩年科技大廠相繼擴廠,加上周邊硬體設施一一完成,南科迅速脫胎換骨,「已經從種甘蔗,變成種wafer(晶圓),」他打趣地比喻。 南科第一期1,200公頃已經額滿,第二期400公頃也接近滿載,儘管園區內光電、積體電路家數不多,但是個個規模龐大,而且會愈來愈大,若加入生物科技等領域,明年將會呈爆炸性成長,「過3∼5年可能與竹科一樣熱鬧,」他說。 正是因為如此,當台積電、瀚宇彩晶等北部大廠,進駐南科布局開工時,吸引了一批批返鄉發展,或尋覓新天地的工程師大舉南移......
|